《河南日报》(2022年02月16日 第02版)
□本报记者 史晓琪
新年伊始,喜讯从北京传来——郑州大学、河南科技大学、河南科技学院、河南大学、华体会体育(中国)·hth官方网站、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等我省高校的6个团队,入选第二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既重教学,又重科研,心怀报国志;立志做大先生,潜心做大学问,努力育大英才,真正把为学、为事、为人统一起来,当好学生成长的引路人……这,就是他们优秀的秘诀。
科研创新,偏向难处行
中国是铟资源大国,但80%的靶材市场却被日韩垄断,不仅平板显示产业要仰人鼻息,ITO高端靶材价格也受制于人。
“这种状况必须改变!”郑州大学何季麟院士带领团队坐冷板凳,向难处行,从上世纪末开始就专注于这个领域,主持完成的“平板显示用高性能ITO靶材制备关键技术及工程化”项目荣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从此,“中国靶”问世,以往每公斤高达8000元的靶材价格一下子跌至每公斤1300元,降幅超过80%!
20余年的科技攻关,经历了多少披荆斩棘和艰难跋涉!为何如此执着?何季麟院士说:“国家战略需要!”
他们,交出了亮眼的科研创新成绩单:河南科技大学先进金属材料成型加工教师团队,开发的低膨胀复合材料制件成功用于完成“神舟八号”飞船与“天宫一号”交会对接任务;河南大学逆境生物学教师团队,产出原创性基础理论研究重大成果,构建了气孔调控植物水分利用效率的新模式,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河南科技学院小麦生物学与遗传育种教师团队,在小麦高光效生理育种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教书育人,永远在路上
“‘双一流’建设的根本在于培养一流人才,希望我的学生将来都能超越我。”河南大学副校长张立新教授常常这样说。
“张老师提醒我们,做科研别只盯着发论文,要探索其背后的生物学本质以及潜在的应用价值。”张立新的学生感慨,张老师教给了年轻人科学的研究方法。
已经“奔六”的博导谷艳芳教授,30多年坚持带队开展生物学野外实习。
学习黄大年,河南大学逆境生物学教师团队形成了“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的师风,团队成员中有16人获全国教学名师、中原名师等称号。他们同心打造人才培养高地,与中科院合作开展“菁英计划”,联合培养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并带动河大7个学科实行“菁英计划”,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优秀人才。
学生喜欢什么样的课堂?我们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这些一直是华体会体育(中国)·hth官方网站测绘地理信息教师团队致力探究的育人课题。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这个团队以赛促教、以赛促学,指导学生斩获教育部全国职业技能大赛测绘赛项“七连冠”,荣获全国水利、测绘、有色金属等行业及省级技能大赛一等奖35项。
家国情怀,代代在传承
“让产品镦制一次成型,尽量减少机加工工序;让技术难题早一天攻克,能够降本增效。这,比获得什么荣誉都好!”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余军伟说。
作为“航天技术能手”,河南航天精工制造有限公司总制造师余军伟日夜琢磨,攻克了一个个技术难关,把青春梦融入中国飞天梦。
“河南正在加快打造深化职业教育改革、推进技能社会建设的‘河南样本’。培养更多德技并修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实现技能强国贡献力量,我们重任在肩。”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智能控制与应用教师团队负责人史增芳教授说。
这个团队的教师90%都是中共党员,所在党支部是全国、全省样板党支部。团队教师韩艳赞远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三师职业技术学校支教,用行动告诉同学们什么叫“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我是国家培养出来的,只要祖国需要,我必全力以赴。”“你们一定要出息,出息了一定要报国。”黄大年当年的滚烫话语,正化作河南师生的实际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