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报》:考生大幅“跳水”是个好现象
2011年05月20日08:39来源:大河报 岳建国
这种现象是好事,它使“千军万马争过独木桥”现象得到缓解的同时,向全国高校发布了一个明确信息:今后,依靠垄断生源这一优势过优哉游哉的好日子,越来越不可靠了。(新闻背景:河南高考报名人数比去年锐减近10万 上大学更容易)
□本报评论员岳建国 今年,河南高考报名总人数85.5万人,比去年95.2万人锐减近10万人,是有史以来“跳水”幅度最大的一次。对此,省招办新闻发言人陈大琪表示,这是因为今年新课改后高考第一年,复读生比往年少了,其次是职业教育分流和人口出生的自然增减,这意味着河南考生上大学将更容易。另据业内人士分析,部分高校将因生源逐渐枯竭面临严峻生存挑战。
高考报名人数出现有史以来最大幅度的“跳水”,其原因并不止上述几个,只要回顾一下我们周围的高中生的去向,就会发现还应加上“高中生直接就业和出国留学者增多”这两个因素,虽然我们没有权威的统计资料作支持。总的来说,这种现象是好事,除了考生上大学更容易外,它还使曾令我们震惊、心焦和无奈的“千军万马争过独木桥”的现象得到明显缓解,同时向全国各高校发布了一个明确的信息:今后高校必须越来越依赖教学质量、就业率和成才率而生存,依靠垄断生源这一优势耍大牌、优哉游哉的好日子,越来越不可靠了。
1999年以来的高招形势是,高校盲目扩招,人口出生却自然增减,导致录取比例大幅提高,许多省份的录取率高达80%。与这个“招生大跃进”相对应的是,大批从农村进入高校的大学生“毕业即失业”,他们既不想辜负家乡父老“跳出农门”的期望,又因学无所长和没有“好”父母而无法找到满意的工作,于是便成了“蜗居”在大中城市城乡接合部的庞大“蚁族”。这种现象产生了很大的效应——导致越来越多的高中生决定另辟蹊径。比如家庭稍微好一些的高中生干脆出国留学,接受更好的教育;有的高中生尤其是农村的,干脆跟随亲朋好友到城市打工,自食其力;有的走进职业学校,将来做一个体面的技术工人。于是,全国范围的“高考报名人数逐年锐减甚至‘跳水’”的现象出现了。
但这并不是坏事,是开放的环境和市场经济为考生们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想想看,普通家庭节衣缩食攒钱把孩子送到外国留学,让祖国的接班人眼界更开阔、能力更强,这不是再好不过的事情吗?过去我们一直说发达国家都很重视职业教育,美国的大学录取率才达到70%左右,我们不也是朝着这条路走吗?目前,全国各地的民营企业几乎都面临着招工难现象,高中生就业不是可以解燃眉之急吗?
但是,这一现象肯定会让许多高校感到不安甚至产生压力。许多年来,他们有的大建新校区,有的大扩老校区,以便增加专业,增加班级。可他们没有想到的是,自己的招生规模刚刚扩大,突然生源就减少了,看着空荡荡的偌大校区,心里能不着急吗?但从如何提高高校教学质量这方面看,这是好事,这能让他们感觉到,无论是出国的还是到民企就业的,都是嫌他们教学质量差,都是对他们的失望和抛弃,都在逼他们猛醒、改革,向一流高校看齐,促使高校之间出现有效的竞争,最终导致中国高校教学质量的整体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