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体会体育(中国)·hth官方网站 > 媒体华体会体育(中国)·hth官方网站 > 正文

光明网:扬鞭奋行整三年(下)
[ 作者:魏豪   转帖自: 光明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9/07/23 15:45:59 责任编辑:焦红强     审核人:]
 

扬鞭奋行整三年

——黄河水院成功创建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项目纪实(下)

魏豪 刊发时间:2009-07-23  光明网

本网讯 黄河水院在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项目建设期内,以就业为导向,以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力为目的,以校企合作和工学结合为切入点,与行业企业合作,共同构建了17个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及课程体系,形成了11个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范例。河南省名牌和特色专业达到4个,河南省示范专业和改革试点专业达到6个;共同完成了专业技能标准、认证系统及资源库建设,入库课程92门,入库认证系统50个;共同完成了84门专业核心课程和8门职业核心能力课程建设,国家精品课程达到了10门,河南省和教指委精品课程达到了8门;共同完成了84门专业核心课程和8门职业核心能力课程特色教材的编写,建设任务书各项指标均超额完成。

 

同德国西门子成功开展教育合作

在实验实训室建设过程中,黄河水院通过与企业合作、争取社会资助,与企业合作共建实验实训室。通过共建,由学校和企业共同组织实训教学,实现资源互补和利益双赢。

该院中央财政支持重点建设的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和西门子自动化与驱动集团的教育合作经过不断探索,探讨长效合作机制,摸索出了“企业搭台、学院唱戏、携手培养人才”的教育合作项目。在合作过程中,自动化工程系与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开展教育合作,共建PLC综合应用技术和工控网络技术实训室,西门子公司为该项目捐赠了5.7万元的S7-200实训设备,并捐赠Simit软件2套,另外还赠送了10人次的西门子PT4教师培训。西门子公司免费为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培训教师,赞助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出版西门子工控网络设备培训教材,为学生实训及创新活动提供条件。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自动化与驱动集团自动化系统部举办2008年西门子自动化合作高校及职业院校师资培训暨教学研讨会议。邀请国内著名本科院校相关专业和知名高职院校相关专业的部分专家以及西门子方面的自动化教育合作专员、国内自动化领域的专家学者来我院对电气自动化专业的教育进行研讨。此外,与西门子自动化集团的合作项目就S7-300产品、安全技术、现场总线PROFIBUS/PROFINET技术等为我院培训教师16人。该合作项目既为教师提供学习、交流的机会,同时也促进了我院电气自动化专业乃至国内部分职业院校自动化教学水平的提高,初步产生了效益,达到了预期效果。

黄河水院重点建设的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与开封建筑集团所属的开封市第六建筑公司开展教育合作,双方共同进行实训室建设和培训学生操作技能。开封市第六建筑公司为建筑设备实训室制作了建筑灯具模拟实训系统、建筑避雷示教系统。土木工程系还聘请一批企业能工巧匠指导建筑技术实训,手把手的教学生操作技术和职业技能。在钢筋工、水泥工、抹灰工、砌筑工、架子工、模板工等实训项目中与该专业的教师一道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参与制定该专业各工种的安全操作规程、施工程序与要求和操作技术基本要求等工作质量标准,实现了该专业基于工作过程开展教学和实训项目。

 

融“教、学、练、做”为一体的67个实训中心和实训室

根据示范性建设方案,黄河水院针对11个重点建设专业,聘请行业、企业专家对实训室建设方案进行论证,各专业依照论证专家的意见,修改建设方案,设计实训室布置形式。

经过新建、调整和扩建,学院实训中心由18个达到25个;实训室由79个增加到148个,扩建、改建实训室完成并投入运行。目前,学院的实训室可满足各个专业学生校内实训实习需要,直接受益学生15000人,实训开出率100%,保证了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现。为学生在校内创造了真实的工作环境,使学生的“学”与“工”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在仿真甚至完全真实的企业环境中实训,融理论教学与实训为一体。同时可为社会提供技术培训、职业技能鉴定服务,实现资源共享。

水利水电工程一般具有“工程规模大、建设周期长、技术难度大、型式不重复”的特点,使现场实习出现许多“盲点”,看不到工程全部、施工过程、地下轮廓、多种水流现象、各种工程型式,并且难于动手,无法达到高职教学的目的。水利水电工程仿真实训中心的建设正是为了弥补工程现场的“盲点”建设的,和工程现场实习具有很强的互补性。为了实现“真实、综合、可动、可测”的建设目标,学校和河南省水利设计院、黄委会设计院合作,精心设计、精心施工,实现建设目标。该中心有各种类型的水利枢纽、拦河闸、渠系建筑等27个仿真水工建筑物模型,可开出水利枢纽建筑物布置、施工导截流模拟、建筑物运行管理、溃坝模拟、渗流观测、泄流能力观测、水文测验、水力发电、泵站运行管理、水闸运行管理等10个实训项目。

 

校企合作与工学结合

三年来,黄河水院与510个企业签订了合作协议,签订校企合作协议的企业达100%,合作企业参与专业建设和教学的比例达到100%,校企合作共建实习基地495个,到合作企业实习实训的学生达21466人月,合作企业接收毕业生2730人。同时,本着“以企业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为企业开展职业培训3119人次、技能鉴定5740人次,共同开展技术服务和研究,技术服务总收入达300万元。学生在校企合作中能力素质得到提高,教师在校企合作中“双师”素质得到提升,企业在为学校人才培养做出贡献的同时实现了社会价值和企业效益的双丰收,实现了学校与企业的深度融合,人才培养与企业发展同步进行的互惠双赢的长效机制。

三年来,黄河水院先后与中信重型机械公司、宇通客车集团公司等企业联合开展订单教育,校企双方按照企业的岗位技能要求共同确立培养目标,共同制订教学计划和选派教师,共同组织与实施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共同实施毕业答辩,共同评价学生培养质量。培养了符合企业需要的技能型人才,实现了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的零距离对接。

黄河水院积极推行学生半年顶岗实习制度,加强学生实习管理和实习过程的监控,创新了学生顶岗实习的运行机制,学校、系部、企业三方围绕学生顶岗实习能力和素质的提高。实施学生顶岗实习运行管理,使应届毕业生半年顶岗实习比例达到90.39%,其中重点建设专业为98.43%,院级建设专业达到86.5%。学生通过顶岗实习,培养了吃苦耐劳精神,提高了学生的劳动观念、职业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使学生的专业技能层层递进,职业素质全面提升,岗位技能得到了加强,奠定了从学生到现代劳动者转变的素质基础。

2007年以来,先后与中信重型机械公司、宇通客车集团、济源钢铁公司、中国水电四局、金龙铜管等企业共同开办10个订单班,涉及专业有“水利水电建筑工程”、“电气自动化技术”、“机械设计与制造”、“计算机应用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等专业。双方按照企业的岗位技能要求共同制订教学计划,企业选派专业技术人员参与教学计划实施和教学管理,使人才培养更加符合企业的要求。第五学期以前按学院与企业共同制定的教学大纲进行理论授课和开展生产实训,第六学期安排到企业相关的技术岗位进行顶岗实习,接受岗位技能训练。毕业环节安排在企业进行,共同实施毕业答辩,共同评价学生培养质量。这不仅引进了企业的教育资源,而且贴近就业市场,促进就业工作的开展。

 

完善质量体系建设

在示范院校建设过程中,黄河水院以高职教育的新理念为指导,高标准进行质量建设。学院成立了由党委书记、院长刘宪亮亲自领导的质量体系建设组,进行以教育教学质量建设、管理质量建设、服务质量建设、项目质量建设为内涵的质量体系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构建专业技能标准和认证系统,实施人才培养精品工程,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实施示范项目建设精品工程,确保项目建设质量。

在示范院校项目建设方面,《华体会体育(中国)·hth官方网站校建设项目管理办法》、《华体会体育(中国)·hth官方网站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等5项质量标准规范了示范院校项目建设的全过程。

完成了专业文献信息资源管理系统和电子专业文献阅览室建设,购置纸质图书6.6万册、报刊780余种、专业电子图书5万册、入库专业文献信息资源容量2000G,超额完成了预期目标。相关系统及设备在满足师生阅览专业电子资源的同时,具备文献检索实训室功能,可为学习相关课程的学生提供实训服务。

 

扩大社会服务能力建设

学院利用人力资源优势、设备资源优势,主动为新农村建设、农村劳动力提供实用技术培训服务,截至200811月,共完成汤阴县、兰考县、巩义市、驻马店市的230个村庄的勘测任务。培训农民工573人,并为农村建筑工程队提供技术咨询。

利用学院是水利行业定点培训机构的优势,为行业企业培训职工3119人次。充分发挥行业优势,使学院原有鉴定工种数量在原有52个工种的基础上,新增工种33个,总量达到85个,并面向企业和水利行业广泛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两年共鉴定10786人次。

充分发挥11个重点建设专业领域的技术优势,积极承担生产项目,开展技术研发、成果转化、新技术推广,为企业提供广泛的技术服务。学院承担并完成了宝泉蓄能电站浆砌石重力坝等生产项目,创造经济效益300万元。

加强对口支援的力度,促进受援学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截至20089月,在4个地区对口支援7个院校;选派21人次骨干教师、专业带头人到对口院校开展工作;为受援院校培训36名专业教师,为对口支援院校实训学生525人。共同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学术交流、教师互访和学生社团活动,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和示范建设的成果,使被支持院校在专业建设、实验实训条件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有显著进步。

 

对区域经济贡献显著

学院在面向社会,实施开放式办学的过程中,坚持以社会区域经济市场为依托,开展技术服务与培训,并依此确立“技术服务基地”的区域中心地位和服务品牌。

三年来,学院各专业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协同地方教育行政及劳动管理部门,开展职业技术培训,取得了良好效果。20072008年,面向社会开展各类技术培训分别为5241067人次,其中包括农民工计算机应用培训573人次。学院在面向社会开展职业技术培训的过程中,注重吸收各种社会资源,参与培训方案的制定和教学实施工作,促进了学院与社会资源的交流与共享。

学院充分发挥“水利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站”、“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河南省建设系统培训机构、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就业培训指导中心的职能作用,面向社会和行业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和专业技能认证工作,并取得积极成效。2007年,学院各职业技能鉴定机构具有鉴定资质的技术工种达78个,开展职业技能鉴定与专业技能认证5046人次。2008年具有鉴定资质的技术工种达85个,完成各类职业技能鉴定与专业技能认证5740人次。

 

对行业经济的贡献巨大

学院充分利用11个重点建设专业领域的技术设备优势、双师素质教师人才优势、在校生人力资源优势,承担了黄河坝岸导流工程防冲模型试验研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关键建筑物安阳河渠道倒虹吸河工模型研究、溪洛渡水电站泄洪洞常压水工模型试验研究、宝泉抽水蓄能电站浆砌石重力坝特殊技术研究、浍河水库除险加固工程质量控制研究、开封市区域水资源普查、漳泽水库水资源分析与可持续利用评价和赤几吉布洛水电有限元分析及结构优化等水利行业技术服务项目。完成了河南永城火电厂和禹州火电厂等多座大型新建火电厂循环水流道模型试验研究、新农村建设测量规划3个项目涵盖230个行政村、山东曹县城区规划11000地形测绘和工业民用建筑施工质量检测等技术服务项目369项,其中有1项获大禹水利科学技术奖,有1项获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有2项获河南省教育厅科技成果一等奖。技术服务收入达300万元。完成了示范建设任务书的150%(祥见最近三年技术服务项目开发统计表)。大量的技术服务项目,密切了校企合作关系,为学院构建了产学研结合的平台,提升了教师的学术水平和科研服务能力,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工学结合工作岗位,提高了学生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